网站首页 > 毕业设计> 文章内容

一只“设计汪”文学大神的另一面什么叫“狂人”

※发布时间:2019-5-18 16:45:15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鲁迅是我们熟知的文学大家,无数富有开创的文学作品启蒙了思想、绘制了新文化的蓝图。也因此, 鲁迅的文学作品成为了数代经典,出现在我们的教科书中,为我们学习、鉴赏。他作为二十世纪的伟大人物,其人格魅力和思想几乎中国一个世纪。至今,仍然可以说鲁迅始终处于中国文坛的中心,鲁迅给留下了卷帙浩繁的著作,鲁迅之后的中国文坛难以出现如此伟大的人物。通过对鲁迅一生美术活动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年仅五十六岁的鲁迅,生命付出最多的,除了创作和翻译之外便是在美术活动上。童年的鲁迅最喜爱的是图画书,甚至大量影写书中的插图。青年鲁迅购买美术画谱及带有插图的书籍如醉如痴。成年的鲁迅更以收藏画谱、碑帖及汉画像拓片为乐趣。鲁迅的最后十年,几乎都在编辑出版美术书刊,并全力引进和绍介外国美术。尤其是对中国新兴木刻的不遗余力。读书方面,鲁迅说他古书几乎读过二十四史,从日本留学后,又阅读了大量文史哲学著作。

  文学创作是鲁迅的“招牌”,是我们了解鲁迅、研究鲁迅的基础,然而,你或许不知道,鲁迅的另一面,他也是一位优秀的绘画艺术家,书籍装帧设计师,他的设计作品也是一代经典哦!

  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鲁迅不仅与文学有着不解之缘,他也始终与美术纠缠在一起,从童年对美术的热爱到编辑出版中外美术书籍;从鲁迅美术思想的提出到新兴木刻,鲁迅一生始终贯串着美术活动。从这一角度看鲁迅,他是的“美术人”、“绘画艺术家”。

  创立于1898年的大学初名京师大学堂,1912年5月15日,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国立大学”,1916年12月,蔡元培出任大学校长。蔡元培上任后的第二年,即出面请鲁迅设计北大校徽。

  1917年的鲁迅,每天到教育部上班,下班后便躲在绍兴会馆的补树书屋抄写古碑,这一年鲁迅日记中大量记载了购旧拓本、买汉画像、搜集古镜等事。接受蔡元培委托后,鲁迅便着手设计北大校徽,并于8月7日“寄蔡先生信并所拟大学徽章”。鲁迅将校徽图样寄交蔡元培后即被北大采用,一直延续到1949年,后因历史原因长期弃用,上世纪80年代又重新使用。2007年6月,大学发布《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管理手册》,正式推出修改后的北大校徽标识,这一标识正是在鲁迅设计的校徽图案基础上丰富和发展而来。

  鲁迅设计的北大校徽造型是中国传统的瓦当形象,简洁的轮廓给人现代的感觉。“北大”两个篆字上下排列,上部的“北”字是背对背侧立的两个人像,下部的“大”字是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有如一人背负二人,构成了“三人成众”的意象。徽章用中国印章的格式构图,笔锋圆润,笔画安排均匀合理,排列整齐统一,线条流畅规整,整个造型结构紧凑、明快有力、蕴涵丰富、简洁大气,透出浓厚的书卷气和文人风格。同时,“北大”二字还有“脊梁”的象征意义,鲁迅用“北大”两个字做成了一具形象的脊梁骨,借此希望大学毕业生成为国家与进步的脊梁。据说,鲁迅设计的北大校徽被刘半农戏称作“哭脸校徽”。

  而鲁迅在美术书籍的购买和阅读上,遍及。可以说,鲁迅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一位通人。鲁迅一生的美术成就大致如下:

  如果说文学创作是一种对的的话,翻译也许是一种伤痛的润滑,而对美术的终生热爱则是鲁迅快乐的源泉。鲁迅对美术之爱,甚至超越了他文学的抒发,史学的考辨和哲学的思辩。美术,占据了鲁迅生命的始终。

  鲁迅一生虽然没有专事美术,但自幼喜爱美术,有着很好的美术训练,时常将自己的视线流连于光影、线条、色彩之间。比如用“明公纸”描摹绣像小说,亲手绘制了很多美术作品。他曾经把《芥子园画谱》赠送给爱人许广平,希望她“聊借画图怡倦眼”。鲁迅更是现代美术的旗手,他领导的左翼木刻运动即使放到同期大景观中也毫不落伍,很多和品质在今天都不过时。

  鲁迅的书刊设计带有典型的文人特点。第一是朴素,他很多书都是“素封面”,除了书名和作者题签外,不着一墨,“于无声处听惊雷”;其次是古雅,他爱引用汉代石刻图案作封面装饰,甚至用线装古籍形式包装外国画集,以旧瓶装新酒;三是喜用毛边装,他自称为“毛边党”,爱保留书边不切,觉得“光边书像没有头发的人——或”;四在版式上喜欢留出很宽的天地头,让读者可以写上评注或,以尝读书之乐;最后是对细节斤斤计较,举凡字体大小、行距、标点、留白、用色等等,他无不细加考究,直至理想为止。

  2“铁流”二字,铮铮似有金石之声。加上取用苏联版画家毕斯凯莱夫的作品作插图,更显文学的本色。

  以今天的目光看,鲁迅的书刊设计未必如一些史家或藏书家所论,件件皆是杰作。因为当时的历史条件所限,他的设计在造型上仍然有所欠缺,在图案字体方面,虽有《呐喊》等经典,但亦有《萌芽月刊》、《接吻》等平平之作。尽管如此,鲁迅仍然是中国现代书刊设计史最应铭记的名字,在他的直接影响下,陶元庆、孙福熙、司徒乔、钱君匋等人开始致力于书刊设计,成为中国第一代的书刊设计师。对于一个筚蓝方逸华 子女缕的开拓者,我们岂能苛求?

   文章来源于850游戏博贝棋牌

关键词:vi设计论文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