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文章内容

不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 科研评价体系如何改进?

※发布时间:2018-8-2 7:08:40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梦见家里着火烈日炎炎似火烧,科研评价话题的热度与室外的温度不相上下,焦点迭出。一个月之内,两个为科研人员“松绑”的文件出台:

  7月初,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的意见》,提出要改进科技人才评价方式,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项倾向,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注重标志性的质量、贡献、影响。

  7月底,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要切实精简人才“帽子”,开展“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问题集中清理。

  这些新政策在科研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某研究所工程师李先生说:“最近连续出台了多项措施,能感到科研人员很受重视。”

  论文、职称、学历和项,被奉为评价科研工作者的“硬通货”,更是其科研活动的“指挥棒”,事关科研人员的声誉、收入和前途。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了多位科研人员,尽管他们因所处层次、单位性质以及领域的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来说不同程度遇到“四唯”问题。

  不止一位科研人员表示:科研本身有自己的规律,不能用计数的方式和计件的方式去衡量科研人员的能力和科研质量。

  段先生是北方一家研究所的研究员。他所在的单位根据发表论文的期刊影响因子考核科研人员绩效。有的同事在发表论文时就算了一笔账:按照期刊影响因子的高低排序,时从高往低,甚至不惜错过论文发表的时效性。“在科研水平相对弱一些的地方,用金来刺激科研人员多文。”他说。

  同时,段先生也认同现行评价规则中的合:“影响因子和论文的价值不能画等号。不过从统计的角度来看,不得不承认,影响因子高的期刊的质量是比较好的。”

  而相比于这些科研人员,另外一些人又有着截然相反的苦恼。某高校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告诉记者:“我们不是太唯SCI,而是太不唯SCI。标准太低、水分太多。”

  一些科研人员对评价标准“感情复杂”:一方面,“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项”的“四唯”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了他们的发展;另一方面,相关评价指标也因在某种程度上行之有效而获得认可。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科研人员提到,大家都比较认可的解决办法之一是引入同行评议——它可以解决“唯论文”带来的“简单量化”的弊端。

  大学教授肖广岭介绍,该校社会科学学院评长聘副教授或教授时,通过基本形式审查的人选,有机会进入到同行评议的流程中,再考评其是否符合相对应职称的水准。而对其进行评议的同行,则是一定数量的国内外高水平学者。不过据他了解:“现在国内使用这种方法的大学还不多。”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研究员杨立英认为,目前单一地使用同行评议的方式对科研人员进行评价,不适合在中国本土大规模推广。她说:“优良的科研、成熟的科研共同体建制是支撑有效评价方法的土壤。目前国内科学文化、科学共同体的建设尚不健全,不宜完全照搬别国同行评议的做法。”

  杨立英认为,应该根据中国科研、科研水平的基础和条件,参考国际同行的做法,提出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方案。在她看来,中国适合同行评议与量化方法结合的科研评价方法。

  杨立英,可以选择借鉴的方案有英国RAE模型和北欧的挪威模型。据介绍,英国RAE的运行方式是以学科专业为评价单位,由科研机构自愿单独或联合提交评价申请, 采取同行专家会议评审的方式定期举行。同时,RAE管理团队也会提供量化指标作为客观的评判依据。而挪威 CRIStin是一个用于收集、整理、存取和挪威全国科研信息的管理系统, 其记录的内容包括科研人员、科研机构、基金、项目、 (出版物、专利、产品)、励与荣誉等信息。 CRIStin 建立的目标在于推动挪威研究活动和研究对国内外的,为科研人员、科研机构、基金组织、出版社和其他人士获取科研信息提供便捷服务,以及为科研机构和不同层次的科研管理人员开展基于绩效的研究资助活动提供决策支撑。

  一名工程师的一番话说出了不少科研人员的:“旧规则的打破和重建通常都常困难的,非常期待看到落实的力度以及更加合理的新规则的出现。”

  本文由 325游戏(m.325games.com)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