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报告总结> 文章内容

百位经济学家问卷调查报告出炉:2019年的机会在哪里?

※发布时间:2019-3-16 2:54:15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女人性饥渴的八大表现【投资315线索征集】你投诉,我报道!在这里,我们为股票、基金投资者提供一个因违法违规行为遭受损失的平台。新浪财经爆料线索征集启动,当您的权益受到侵害欢迎向

  为分析与判断2019年中国宏观经济和投资形势,腾讯金融科技智库对国内百位经济学家展开问卷调查,问卷涉及经济增长速度、CPI、消费、宏观政策、股市、金融科技、互联网+、人工智能、人口老龄化等诸多方面。

  报告基于专业人士的回答,系统展望2019年甚至5年、20年后的中国经济、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多个方面的风险、挑战和机会,并分析了可能的投资机会。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中国经济增速将趋缓;对居民消费降级有担忧;预计2019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将更加宽松;对新经济发展既有期待又有担忧;对、企业、家庭总体债务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担心;对5年后企业总体税负下降持乐观态度,对5年后居民总体税负上升或下降分歧较大;2019年的楼市价格走势最大可能是“不下降”;现在不是购买A股、港股和美股的好机会;金融科技风险需要防范但也需要积极面对挑战;5年后中国人口将更加集中于超大城市,20年后人口老龄化将更严重、养老将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参与问卷的100位经济学领域的专业人士涵盖了券商投行的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机构的研究员以及高校的教授,如林采宜、管清友、陆挺、姚余栋、潘向东、彭文生等首席经济学家,张斌、许伟、牛犁、张明、祝宝良、勇、文瑜、杨涛、白明、曾刚等研究机构的研究员,郭田勇、何帆、董希淼、董克用等高校教授们。

  关于2019年中国经济增速,超过一半的经济学家(59%)认为将继续小幅放缓,增速在6.0%-6.5%之间;只有28%的经济学家认为增速小于6%;没有经济学家认为增速会超过7%。

  1978-2014年,P增速低于7%的只有1981年(5.1%)、1989年(4.3%)和1990年(4.1%)。2015年以来,P增速一直在6.5%-7%这一区间。中国经济正在转型升级,面对的外部在发生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之中,经济增长不再一味地追求高速度。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经济增速在6%-6.5%之间,当是宏观经济政策选择最主要考虑因素。

  绝大多数经济学家(91%)认为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将维持在3%及以下的水平;只有9%的受访者认为将在3%以上。

  2012-2018年的CPI分别为2.6%、2.6%、2.0%、1.4%、2.0%、1.6%和2.1%。在没有大的冲击之下,2019年CPI保持稳定是多数受访者的看法。M2、大商品价格、房地产市场运行状况等可能是影响CPI最主要的因素。

  2019年,人民币汇率总体上有望稳定,最扎实的基础莫过于中国外汇储备。2018年12月,中国外汇储备30727亿美元,比11月份环比增加110.03亿美元。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涨跌均已出现,这也为人民币汇率的总体稳定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此次调查显示,93%的经济学家认为2019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在正负10%之内波动。只有4%经济学家认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大幅上涨(10%以上);3%经济学家认为将大幅下跌(10%以上)。

  绝大多数经济学家(96%)不认可将房地产作为未来10年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最重要引擎。受访者中认为居民消费升级是最重要的引擎的人数最多,占到45%;人数次之的是支持互联网等新经济者,占31%;出口升级支持者只有2%。

  这些观点大致可以反映高质量发展已经深入。发达国家支持P的最主要因素是消费,可见促进消费稳定增长的重要性。新经济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结果,未来10年将扮演重要角色,但由于新经济在发展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不同受访者对新经济的重要性认识不同。

  对中美贸易关系的预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市场预期。本次调研显示,22%的经济学家认为2019年中美贸易关系向好;42%的受访者认为摩擦升级;31%的受访者认为保持现状;还有5%的受访者持有其他看法。

  中美贸易关系所遇到的问题,不仅仅是贸易问题,更多的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和第二大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关系问题,是全球经济治理中的新问题。因此,解决起来并不容易。调查显示,持乐观态度的受访者偏少。2019年,无论是宏观经济决策,还是投资决策,都有必要充分考虑可能的负面影响。

  2018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0987亿元,比上年增长9.0%,增速有所回落。但消费升级类商品较快增长,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化妆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速分别比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高3.9、3.2和1.4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总水平是否一定要以更快的速度增长,才说明消费在升级?不一定如此。消费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增速同样会下降。提供更适合消费的供给,才可能保持消费的稳步增长。但社会上对“消费降级”的关注和认同,也说明未来要将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面临较大的压力和挑战。

  2018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虽然维持了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提法,这实际上给货币政策运作提供了更多的空间。无论是创新货币政策工具,还是直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以及降低利率,稳健的货币政策将从源头上为市场提供更加充裕的资金。基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够完善的考虑,畅通传导机制,让货币政策作用能得到线年货币政策的效果。

  77%的经济学家认为2019年财政政策将更为积极,只有3%认为财政政策将更为保守。由于2018年一直在强调减税降费,因此,即使是认为财政政策将保持稳定,也可在很大程度上视为2019年财政政策将保持扩张的态势。

  根据统计,2015-2017年的财政赤字分别为23608.54亿元、28150.24亿元和30492.72亿元,财政赤字的绝对数逐年增加,说明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在逐年加大。

  此次调研显示,66%的经济学家表示人工智能、人机结合、生命科学等领域发生重大突破可能性很高或者一定会突破,这表明多数受访者预期这些领域会有重大突破。现实中,中国一直重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在某些领域甚至处于领先地位,但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的发展还有较大空间。

  区块链技术的意义何在?分歧很大。各地采取措施积极发展区块链技术,并关注在一些领域的应用。本次调研显示,33%的经济学家认为区块链技术意义重大;32%认为意义一般;19%认为意义不大。这表明受访者对于区块链技术未来发展方向及应用领域充满不确定。

  核心芯片技术是一项关键技术,与计算机、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等发展密切相关。中国与世界技术的差距亟待缩小。多长时间才能让中国核心芯片技术达到不受制于人?根据调研结果,25%的经济学家认为小于10年;67%认为在10-30年;8%认为在30年以上。多数受访者认为需要10-30年,这反映了核心芯片技术突破的难度以及需要的时间。顶尖技术的发展不能一蹴而就,不能靠引进技术解决问题。这更需要加强基础研究,加快技术发展,进一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调查显示,经济学家中有46%认为总体债务水平偏高;42%认为适中;5%认为偏低。认为偏高者最多,但与认为适中者差距不大。偏高者更多关注到债务风险问题,适中者可能更多是从债务风险总体可控的视角出发的。

  2019年债务规模仍有一定的扩张空间。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各类地方融资平台、投资基金、地方养老金支出等可能带来的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需要特别。

  高达82%的经济学家认为中国企业部门总体债务水平偏高,这与供给侧结构性的“去杠杆”是一致的。只有偏高的债务水平,才有去杠杆的必要。少数受访者认为企业部门债务水平适中(12%)或偏低(1%)。

  5年后,中国企业总体税负水平与现状相比怎么样?本次调研显示,有62%的经济学家认为将下降,24%认为将提升。

  5年后,中国居民总体税负水平与现状相比会有什么样的变化?45%的经济学家认为居民总体税负水平将下降;40%认为将提升;15%认为将没有变化。

  减税政策的落实,可以大大减轻居民的税负。但这类减税有期限,到期后居民税负就可能相应上升。现代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必须有财力作为支撑,企业税负下降,必然意味着居民税负的上升。如果再考虑到5年后,房地产税开征,那么居民税负水平上升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2019年中国住房价格走势牵动着广大百姓的心。资金流向是否应该流向住房领域?本次调研显示,经济学家中认为房价不会下跌的有57%,超过一半人数;认为房价降下跌的有40%;认为住房市场价格会出现分化的有3%。这说明,2019年的住房价格在总体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扑朔迷离的局面。

  从宏观经济稳定来看,应该争取的是住房价格稳定但不大涨大跌的结果。由于各地人口净流入存在较大差异,市场分化在所难免,如何防范局部地区住房市场风险可能带来的全局性风险,是宏观经济调控必须面对的难题,投资者也应在此前提下进行决策。

  关于现在是不是配置A股的好机会,认为是/不是/说不上的经济学家各占33.3%。这种“三三三”的选择结果说明,配置A股现在总体上看还不是好机会。A股市场持续下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也影响了受访者的判断。

  关于现在是不是买入港股的好机会,只有16%的经济学家认为是;35%的受访者明确表示不是。这说明在受访者看来,港股在2019年总体上不会有好的表现。

  关于现在是不是买入美股的好机会,只有10%的经济学家认为是; 60%的受访者明确表示不是。这说明在受访者看来,美股在2019年总体上不会有好的表现。

  在比特币泡沫化的背景之下,数字货币的未来在哪里,经济学家们的看法有分歧。51%的经济学家支持央行尝试发行数字货币;40%不支持。支持和反对央行尝试发行数字货币的几乎旗鼓相当,也表明数字货币的未来仍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现实中电子支付越来越多,各种代币不同程度运用,现金交易甚至遇到困难,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央行的货币发行在未来很难摆脱数字货币的影响。

  金融科技最大价值在哪里?35%的经济学家认为在大数据风控与定价;34%认为在大幅提升运营效率。这种不同观点反映了受访者对金融科技价值的不同认识,对金融科技能带来什么样的改变有着不同的期待。未来结果如何,将取决于技术进步与金融行业的发展

  金融科技可能导致哪些风险?根据本次调研,42%的经济学家认为会带来客户隐私泄露风险;22%认为会带来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20%认为会导致IT系统故障带来的运作风险;10%认为会带来金融欺诈风险;6%认为有非法集资风险。客户隐私泄露是受访者最关心的风险,也说明这是当下金融科技发展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对5年后中国人口分布与现在相比,62%的经济学家认为将更加集中于超大城市;35%认为在不同级别城市之间分布更加均衡;3%认为会保持不变。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大城市和超大城市。超大城市公共服务的便利性和较多的发展机会,吸引了大量人口。

  对20年后中国人口年龄结构与现在相比的观点,89%的经济学家认为将更年老;7%认为没有变化;4%认为更年轻。这说明多数人认同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20年后将更加严重。目前总和生育率远低于2.1,二孩政策出台并没有改变这种状况,这意味着人口年龄结构老化是必然趋势。宏观经济调控和投资需要更多地考虑老年人经济状况和行为特点。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8年末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11.9%。中国人口老龄化已经日趋严重。86%的经济学家认为20年后养老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由于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保障资金来源单一,养老第三支柱发展滞后,如果不尽快采取措施,20年后养老会成为整个社会的难题。

  百位经济学家调查显示,60%的受访者认为,5年后中国自然会变好。对祁连山、秦岭等区域相关生态事件的强有力处理措施,说明党和国家已在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27%的受访者认为5年后的自然将与现在差不多;13%的受访者认为自然将变得更差。

  从大势所趋来看,当下的自然状况多数人并不满意,这就是变化的动力之所在。多数受访者对生态文明建设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