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教学论文> 文章内容

读书随笔丨我们共有一段《城南旧事

※发布时间:2019-11-13 8:44:42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很久以前,在一个音乐档的节目中看到《城南旧事》里唱《送别》的那个片段“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我在想,李叔同的《送别》与《城南旧事》到底有什么关联?

  我没有急于去看电影,而是先去找书“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林海英的笔墨那样的恬淡温和,那样的淡泊,又充满了温暖的烟火味,细腻地展现人生的真实况味。

  《城南旧事》就像一首歌,一首送别的骊歌。文中的英子在感叹:“虽然,这些人都随着我长大没了影子了。是跟我失去的童年也一块儿失去了吗?”这样的自问也诚如歌里的感伤“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还好,现实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仍可。于是,才有了这了许多人的《城南旧事》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林海音《城南旧事》序言)。

  看了原著再看电影,还是充满了期待。因为电影会让我回想起原著的每一个情节和细节,也会让我对比原著和电影在细节上的差异。那个在书里梳着两条辫子的英子和在电影里顶着漂亮的童花头的英子是有差异的。然而,小演员那双清澈的大眼睛却是活脱脱地把原著里的英子的纯真、、忧郁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个孩子忧郁的眼眸,的心灵。在小英子的眼里,的挣扎与苦痛都滤去了浮世悲欢,全都还原成生命本来的模样,也好,贼也好,贫穷也好,富庶也好,丝毫不带有任何。

  仔细对比原著和电影会发现,电影除了对故事结构和人物塑造方面有较大的改编外,对小说中的个别情节也进行了修改。

  例如秀贞对思康的回忆、宋妈对小栓子和丫的回忆以及后来寻找女儿的情节在电影中都被删去了。对思康这个人物的交代,原著和电影的出入是比较大的,思康是秀贞的心上人,是妞儿的亲生父亲。原著中说到思康离开秀贞是因为母亲病重,回家后就杳无音讯,给人的感觉是也许是因为母亲反对不敢母命而变成一个“负心汉”;而电影里明确提到思康是进步青年,后遭。原著中兰姨娘这个人物在影片中彻底没有出现。这种删除和改变有效地控制了故事规模,使电影有足够的时间去描述主要人物,使人物关系更趋集中,人物形象鲜明,也统一了影片的儿童视角。背景音乐就是《送别》,这一情节的增加渲染了离别的气氛,凸出了电影散文化的特点,也使“哀愁”与“相思”的主题更加鲜明。

  而且,人物的口音也发生了改变。小说一开始就有这样的描写:“我们家的人,口音都不一样。宋妈说惠难馆,妈妈说灰娃馆;爸爸说飞安馆。我随着胡同里的孩子说惠安馆。到底哪一个才对,我也张翰眼睛密集图不知道。”以此传达出英子一家人来自外乡,而且文中不时冒出的客家话也成了小说的一大特色。像爸爸说的“讲唔听”,“惊么该”,让我这个客家人会心一笑又倍感亲切。但在电影中,人物的语言变成了地道的方言,这种人物口音的改变使得影片的整体氛围保持一致,虽然这样的处理削弱了原著的艺术性与真实性,但仍然是值得肯定的。

  三毛曾经说过:“童年,只有在回忆中才成就了那么完美。”可是在林海音的笔下,这个童年故事也许并不那么完美,它饱含了一种凄婉的味道,仿佛一部关于成长的寓言“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有别离多”让我们一起走进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也一起回忆我们每一个中的“城南旧事”。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梅州日所有,任何、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是为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关键词:读书随笔800字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