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教学论文> 文章内容

读书随笔丨人生上欢喜走一遭

※发布时间:2019-11-15 22:52:45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以喝“孟婆茶”的梦为引子,杨绛决定写一部回忆录《将饮茶》。这是先生的散文名作,1987年由三联书店初版,而我读到的是2010年三联书店再版的版本。

  开篇的序言就是说杨绛先生在梦中到孟婆店喝茶。喝孟婆茶,在中国繁多的传说里面这意味着此世的人生即将走到尽头。中国人的传统就是在最后的光阴里追溯往事,于是,先生回忆了自己的父亲、姑母、丈夫以及那段让中国无数知识付出血的代价的岁月。

  杨绛的父亲杨补塘先生是个知识,也曾是者,但在其笔下,补塘先生首先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家庭里的普通父亲,宠爱孩子、珍爱妻儿、亲人的好男人;其次,他的正直和学识不仅反映在他的成就上,还倒映在了孩子特别是杨绛本人身上,宠爱却不溺爱,严厉亦不失温情。在对待事物上,补塘先生着实是以身作则,从杨绛在这些具体事项的着墨之详尽上可以看出,她从父亲身上学会了多少宝贵的人生经验和处事原则。不过,杨绛非常注重每一段故事的真实性,这在其他几篇回忆文章中也有体现,可以称之为严谨。

  三姑母杨荫榆亦是个名女人,杨绛却在一开始就明确表示自己并不怎么喜欢这个姑母,皆因姑母不太懂人情世故,有点怪癖。但是,先生还是比较中肯地评价了姑母在能力上的出众,一个“坎坷别扭”道尽了一个受封建门当户对思想的女子不甘而动荡的一生。在回忆姑母的时候,先生也花了不少笔墨描写自己的母亲,善良传统的中国女人,与回忆父亲的文章中相呼应,鹣鲽情深,也与三姑母的怪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随后,先生回忆了自己的丈夫钱钟书和他的小说《围城》。文章分成两部分,首先介绍了《围城》的创作背景,表明这部小说并非真人真事,如先生所分析,“创作的一个重要成分是想象,经验好比里点上的火,想象是这个火所发的光;没有火就没有光,但光照所及,远远超过火点儿的大小。”第二部分回忆了丈夫的成长,与前两篇回忆文章中的白描不太一样,回忆起丈夫时,杨绛的笔触轻灵、措辞幽默,常常让人忍俊不禁。比如记录钱钟书先生对《围城》读者说的一句话,“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最后,钱钟书老人回答妻子提问自己是否还想写小说时回应道:兴致也许还有,才气已与年俱减,要想写作而没有可能,那只会有遗恨;有条件写作而写出来的东西不成东西,那就只有后悔了。遗恨里还有自己的余地,后悔是“面对真理的时刻”,使不得一点儿、或宽容的,味道不好受,我宁恨毋悔。这样认真的钱钟书,让我梦见回家的路特别,这是《围城》里读不出来的。杨绛对钱钟书先生的理解之深也让人羡慕啊!

  先生还记录了自己作为一个“陪斗者”的经历,她被深深地过,却花了很多很多的笔墨去描述那些在艰苦岁月里给予过援手的人儿们,并报以了最真诚的感谢。哀而不伤地记录了疯狂的世界里发生的那些让人匪夷所思的“故事”。这是先生让我最的世界观,“每一朵都有一道银边”,她把同遭的人们在艰苦岁月的相互扶持当成宝贵的收获,“常言易散,也何尝能永远占领天空。蔽天的岁月是不堪回首的,可是停留在我记忆里不易磨灭的倒是那一道蕴含着光和热的金边。”

  和前言的“孟婆茶”一样,后记里的“隐身衣”没有沿袭中间四篇回忆文章的严谨,反而是天马行空地展示了一个知识的内里之丰富。中国人总说枪打出头鸟,却也对冒尖的人羡慕恨,这不是很矛盾吗?如先生比喻的一样,隐身衣在人真实存在,料子就是“”。身处则视而不见见而无睹。于是,穿上了就可以在人自在的隐身衣,反而让很多人避之唯恐不及,人人都想出人头地。可是,才之大小往往因人而异,有人见天日必然有人当底座卧泥地。出人头地有无数风险,但身披之衣却也能见世态炎凉。无论如何选择,身持怎么样的生活态度才能在人求得一个正确的,却需要我们付出一生的奔波和无数的选择,盖棺才能。这是杨绛用一生的时光告诉我们的人生观,雍容大气。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梅州日所有,任何、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是为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关键词:读书随笔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