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教案范文> 文章内容

第934期【志耀专栏】徐志耀:万紫千红总是春——记我校的同题异构的作文课“寻觅春

※发布时间:2018-10-31 8:56:38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原标题:第934期【志耀专栏】徐志耀:万紫千红总是春——记我校的同题异构的作文课“寻觅春天的足迹”(二)

  我校近期举办了一次区语文教研活动,初二年级组刘珏、丁烨两位年青的语文老师开设了作文课“寻觅春天的足迹”。本次公开课也是我区语文老师参与的市级课题“同题异构”的一次教学实践,在此之前,我市、区的几位老师已经先后开设了散文、文言文以及初一作文教学的“同题异构”的教学示范课,而我们学校此次承担的是初二作文教学和初一现代文教学的任务。两节课的开设引发了全区老师的极大热情,在课后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而这两节课从备课到上课,也使我们备课组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明媚的春光下,我们一起迎来了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天。

  课后,我感觉这两节课有许多值得我们反思的内容,下面我就从开课前准备、主要教学过程、课后讨论及反思三个方面介绍一下我校此次开课的情况。

  课后,我区教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肯定的意见主要是认为我校这次开课教学流程清晰,扣住了作文的一些关键要素,对学生进行了细致而深入的。而作文所表现的内容,越细致就越与众不同,只要能找到描写的角度,就能把握住描写的内容。当然也有反对的意见,主要是我们这两节课所确定的重点内容的,尤其集中在第二节课。有的老师认为,作文最终还是要落实在写上,第二节课如果作为一堂写作前的准备课是可以的,但作为作文课欠缺了写的内容。

  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联系学生的实际状况,我觉得目前我们在写作课临的最大的问题不是学生会不会写,而是学生想不想写。从单元测验中我看到,学生并不缺乏描写的技巧。

  我选择了一些我的学生的例文:A、早梅可是春的使者呢!院落的一角,那不经意的一点粉红,含蓄地吐露着芬芳,如害羞的少女,轻声细语地诉说春天的到来。B、蓝色的天空中划过一道道黑色的弧线,春天的——燕子从北方飞来,剪刀般的尾巴来回摇摆,似在歌唱春天的美好。C、春天悄悄地来临了,小草迫不及待地伸出自己的小脑袋,树木也都发了芽,他们都好像要了解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开始他们崭新的生活。

  从的例文可以看出,学生已经可以熟练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也可以调动自己从课文中得到的积累。但学生描绘的景物是他们自己看见的吗?他们真正用心灵来寻找春天的踪迹了吗?我想没有。学生们并没有真正写出自己心里的感受,没有表现出他们眼中的与众不同的春天。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中早已在头脑中形成了相应的写作模式,积累了一些标签式的内容,到了写作时按模式贴标签就可以了,而这与我们作文教学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只有真正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学生才能写出代表他们自己真正想法的作文。深圳著名的特级教师陈继英老师在《中国教育报》上曾所以撰文《作文教学如何引发学生的写作》,指出“作文的基本内在动力是激越的感情,作文指导自然应该从调动和调控写作的感情因素入手,指导学生善于把生活中的感情因素运用到作文写作中,通过巧妙运用感情这把双刃剑的积极因素,把人的这种天赋奇能作为对生活吸收和的能源,巧妙地运用和发挥,写出优秀的作文,就不仅是一种良好的愿望,而是可见可触的目标和现实”。可以说明确了作文教学的实质所在。陈老师在文中还列举了激发学生写作的三个方法:指导学生学会置身情境,调动、酝酿情感,激发写作;指导学生学会寻找提取最动情的“生活断面”;指导学生学会运用“移情法”引发联想。而我们本次作文课前要求学生在春游中收集相关的画面,而两节课的一个相同的内容就是观看图片,尽管图片的内容不同,但其共同目的还是为了引导学生能够从生活提取最动情的生活片断。当然,我们的设计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但我们的教学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这一点应该是明确的。并且两位老师在不同程度上都激发了学生的写作,从这个角度上讲两节课是成功的。

  作文的内容包含了立意、选材、结构、描写等多方面内容,而我们的作文课如果要面面俱到那么必然也会一种按部就班写作的模式之中,学生写出的就不是作文,而是如机械化工厂生产出的整齐划一的产品。我们的作文课应当是在激发学生写作的基础上让他们可以地表达自己独特的思想,抒发自身特有的情感。我们需要找准一个突破口,以此为核心来设计教学内容,而我们这堂课的目标也很明确,就是要解决与之相关的一个写作问题。毕竟,作文写作是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我们不能奢望一节课就能让学生的作文有着天翻地覆的变化。

  我们认为,这个教学核心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征:1、与平时教学内容有着密切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日常积累,让他们可以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2、贴近学生的生活,可以激发他们的情感,帮助他们解决写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这样的教学核心可以使学生较容易地找到写作的材料,也可以学生更深入地观察生活,在生活中积累素材。3、有广阔的想象空间,可以让学生能够围绕这一教学核心展开多角度的讨论。只有留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才能让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从而在最大限度上表现出个人的特色。联系的课前准备,我认为我们的课的核心内容——在写作中表达出真情实感与多角度选材是符合上文所说的三个要求的。我们明确这两个教学核心有助于解决学生作文中选材面单一,缺乏真情实感的问题。我们并不奢望通过一堂课让学生的写作水平有很大的提高,但我们希望这堂课可以打开学生的思,让他们可以明确今后写作的方向。

  当然,我们这两节课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第一节课缺乏对表达情感方法的深入分析,第二节课的确学生的练笔还应再贴近一下学生的生活。结合上文所述的陈继英老师所提出三个激发学生写作的方法,我觉得我们可以在设置情境上再下一些功夫,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例文,让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补充其中的内容。林雪 普通话但我觉得,两位老师都能够在课中明确自己这堂课的核心内容,并且可以围绕这一内容引导学生表现自身独特的情感,这是值得肯定的。

  尽管在此之前,十三中科利华分校的老师已经开设了两节“同题异构”的作文课,给全区老师做出了杰出的示范。但由于年级不同,我们并没有听到这两节课,而且由于初一、初二的学生情况与要求不同,所以我们在设计这两节课时还是面临很大困难的。毛韵华老师在她的中对“同题异构”课的目的做了如下概况:有明确的目的和针对性、有共同确立及共同参与性、有对预期成效的检测和总结。这为我们的教学设计提供了指导意见,我们的整个设计过程也是围绕这三点要求展开的。

  如上文所述,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首先明确了这两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针对的问题,我们在单元测验中进行的小作文练笔就是对学生情况的一次检测,从中归纳出问题来。正是在这些积累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这两节课。这次公开课的设计也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提供了一些宝贵的经验。我们明确了作文教学应有的放矢,应当在明确了学生的主要问题之后再进行相应的教学。我们明确了作文教学的内容必须少而精,必须有鲜明的针对性,应当可以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我们明确了作文教学也应与课文教学密切联系在一起,应当要注意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积累,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写作。

  “同题异构”这一课题研究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探讨教学的多样性,有了不同才有比较,有比较才能积累出宝贵的经验。我们的尝试就是在为广大的老师拓宽教学思、挖掘课堂潜力提供一些素材。我想,无论我们的尝试的效果如何,这一目的达到了,我们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两节课公开课已经结束了,但课后的讨论还将继续,而从两节课中得出的经验教训也将在我们未来的教学中随时随地给予我们帮助。“同题异构”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广阔的思,共同迎来了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天。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