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教案范文> 文章内容

从职业英语技能大赛思考中职英语教学

※发布时间:2017-8-19 19:23:01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2013年6月16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职业英语技能赛项(以下简称“职业英语技能大赛”、“大赛”)将在重庆举办第三届比赛。在比赛即将举办之际,认真探讨如何通过大赛的举办推动中职英语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很有必要。

  职业英语技能大赛主要考查中职学生通用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以及基本职业能力(大赛集中考查职业能力中的信息处理能力、沟通能力、思辨能力和协作能力)。举办大赛的目的是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

  大赛题目设计的纲领性文件是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大纲》明确:英语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文化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大纲》的引领下,大赛的形式和内容均接近实际工作任务,通过考查选手在职场可能出现的工作情境中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工学结合、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赛题呈现的主题与《大纲》要求的话题紧密相关,凸显了大赛紧扣《大纲》,密切联系中职英语教学实际的特点。

  作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里参与度最高的赛项之一,自2012年举办第一届职业英语技能大赛以来,共有127组选手参加了本大赛的全国总决赛(根据大赛组委会的,2014年职业英语技能大赛休赛一年)。从两届比赛中选手的表现,以及比赛前后的访问来看,各地对大赛的英语教学,有了一定的理解。大赛对“教”和“学”的促进作用,使得《大纲》的课程任务在日常英语教学中得到了更好的贯彻,大赛对促进各地中职英语教师积极探索有效教学方法、培养中职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中职英语教学、提升公共基础课地位,扩大职业教育社会影响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2012年的大赛中,多数参赛选手表现青涩,无论通用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还是基本职业能力都不够高。虽然多数选手能够用英语侃侃而谈,但是内容的准确性与条一般。选手的思辨能力显然没有经过有意识的训练,多数选手对问题的看法流于表面,千篇一律的思也显示了个性思维的不足。选手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协作能力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在该届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深圳代表队、江苏代表队和宁波代表队选手两方面的能力都明显高于其他选手。除了这几个省市对职业教育更加重视、投入更多的原因之外,职业教育的先进性是他们成功的法宝之一。比如一等第一名得主——代表深圳队参赛的深圳技师学院秉承“与课程结合、与岗位需求结合、与企业合作、充分展示英语技能”的原则,多年来一直在举办英语技能节,技能节有珠宝拍卖大赛、商务英语挑战、E-shop DIY大赛、汽车英语大赛、生物技术英语大赛、计算机专业英语大赛、英文歌曲大赛、英文电影配音大赛等多个赛项,学生们用英语展示自己的专业能力和风采。每届预赛参加人数超过1600人,决赛参加人数500多人次。该学院英语技能节的原则与职业英语技能大赛的设计不谋而合,这就难怪他们能在第一届比赛中稳操胜券,拔得头筹。

  而表现较弱的代表队反映了当地对职业教育重视不够以及对职业教育理解不够深刻的问题。比如,不少中职学校英语教学陈旧,教师在课堂上一如既往地教单词、讲语法,反复让学生进行机械的。老师讲得痛苦,学生学得难受。其他还表现在教师对教材把控能力不够,不敢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整合,以及课堂驾驭能力不足,不敢或难以设计符合中职学生性格特征、专业需求和年龄特点的课堂活动。

  2013年举办的第二届大赛中,选手们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以及基本职业能力都有了明显提升,这表明大赛的影响力正在逐渐扩散,各地正在逐步践行大赛。上海代表队、深圳代表队和宁波代表队获得其他类专业组一等;河南代表队、重庆代表队、江苏代表队、浙江代表队、广东代表队和山东代表队获得二等。选手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应答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大多数选手的英语表达能做到逻辑性强、层次分明,观点较为鲜明,论述较为有力。选手们在赛场默契的配合说明他们的协作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他们在汇报以及答问中表展现出的思辨能力,与上一届相比也明显提高。而选手们更加落落大方、彬彬有礼的表现则展示了他们的自信以及对基本职业能力更好的理解和践行。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