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教案范文> 文章内容

邱耀德:在新课标的引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方式应有这些转变!

※发布时间:2020-7-13 10:41:09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美女护士也疯狂邱耀德广开华美外国语学院院长,原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在首都师范大学英语系获英语语言文学学士,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科特兰学院获教育学硕士。著名学者,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专家组核心专家。2

  邱耀德广开华美外国语学院院长,原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在首都师范大学英语系获英语语言文学学士,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科特兰学院获教育学硕士。著名学者,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专家组核心专家。2020年,任TomABC教研专家。

  明老师说“新高考、新课标”成为推动中国英语教育教学发展的关键因素。新的变化对英语教师提出更高要求,一线教学中的探索实践逐步开展。

  本期“名家谈”带来的是邱耀德教授的专访分享,邱教授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他对于新课标背景下,英语课堂授课思、方式转变的见解和,相信会给大家很多。

  2018年,高中英语课程新标准颁布,基础英语教育在新课标、新高考背景下必须完成新的转变发展。您认为新课标,所传达的最核心是什么?

  突出了中国情怀、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的育人取向和文化自信,这也就是我们说的“立德树人”。

  高中英语教育应该以德育为魂、能力为重、基础为先、创新为上的十六字方针,教师应注重在教学活动中,突出学生运用语言和使用语言的能力,在学习语篇的基础上,在必要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语法、语言和词汇的难易度与所学课本的水平相当的材料帮助学生学习、理解和鉴赏中外优秀文化,中国情怀的培养需要渗透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渗透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而不是只在口头上说说而已。

  现在很多人学英语一心想出国,为了自己的前途。其实,这种想法并没有错,但出国后能否一直记着养育他的国家及培育他的老师,以及望子成龙的父母呢?出国后也能为中国的事业及未来做出贡献,而不是一出国就忘了本。

  我们教育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是有底气的,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是有着深厚的根基的, 我们有世界上最羡慕的古迹长城、兵马俑等,有四大发明、勤劳的人民、多民族文化,我们没有理由不自信。同时,我们还要教育学生在当今,整个世界都在发展,我们更要积极拓展国际视野,学好外语,增进国际理解,逐步提升我们自己跨文化沟通能力。

  另外,课标中提出了核心素养的。这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我们过去在教学中往往偏重了核心素养中的某一个方面,比如,语言能力,我们的重点通常会围绕着语言能力的几个方面,突出语法、词汇、语音等教学,忽视了语言的运用和使用,我们希望通过新的高中课标来传递一个信息,核心素养有四个维度,是一个综合的体现,每一个都很重要,不能有偏差。

  近两年,随着新课标、新高考方向的引领,中小学校英语教学逐步在实践中探索调整、提升,教学方式的转变尤其是重中之中。那么我们基础英语课堂教学正在发生什么样的?是否有典型的案例分享?还请您介绍分享。

  首先,是教师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教师都知道了立德树人和核心素养,在备课的教案上都能清晰地看到这些关键的词语。

  其次,英语教师也在尽量地想办法运用新的网络技术、项目式活动、教具、中的音视频材料来丰富课堂,在课堂上有了很多的新和异,甚至是创造力。

  再有,教师的求知欲和求学欲都大大地增强了。许多教师不止一次两次地听,搞教学研讨,做项目研究等,相互听评课等,大家都有一颗想做好教育的心。

  最后,有许多一线的教师在课上开始注重了立德树人,改善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开始关注学生、理解学生,学生和帮助学生了。

  这几年我在广州华美英语实验学校和天津英华国际学校听评中、小学的英语课就发现了英语老师们的可喜变化。你能从他们上课的表情中就能看到他们爱上这节课,自己制作的、丰富的教具时刻吸引着学生,而且集思广益设计出的活动能让全班学生共同参与、体验、互动,多频次调动学生使用和运用语言,学生们在每节课的开始到结束都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学习状态,而小学英语教师会随着优美的英语歌或快乐的节奏在课前与小学生们一起手舞足蹈,有说有笑,氛围十分融洽。

  这两年,中小学英语教学方式的确有了一些转变。特别是许多英语教师都有要转变的意识,虚心学习,认真研讨,积极参加听评课活动等。在许多公开课、示范课中,我们都能看见老师的教案内容完整,丰富、思清晰,教学活动灵活、多样,多的加入效果也很好。

  但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大多数的英语课堂没有创造出一节课上多频次让全体学生参与、全体学生体验和全体学生同时互动的情景。有些课堂有一些类似的活动,但时间的长度和频次远远不能满足学生使用语言和运用语言的机会。

  美国2013年选出了一位国家级优秀教师杰夫。他是教科学教育这门课程的,他就把科学教育这门课变成了让所有学生参与、体验和互动的课程,收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这次高中英语课标中提出的“综合性、关联性、实践性”这九个字为我们的中小学提出了很具体的要求,我们的中小学英语老师都不妨认真地去研究、去实践。

  再有,现在的中小学英语课,很多老师语法规则、例句、语篇的结构分析等还是过多,学生使用和运用语言的机会太少,有不少的学生上课没有说什么英语就下课了。我们试想一下,如果从小学开始,教师就让每个学生在课上大量地听说读写,到高中毕业,他们的语言能力一定很强,关键是我们的教师没有给他们的机会,有机会往往也是出于活动形式多样性的需要,点缀一下而已,而不是真正让学生在锻炼和使用语言。

  新课标引领下教学方式的转变,广大一线英语老师们是主体力量,聚焦核心就是是“课如何上?”。您认为什么样的课称得上是一堂好课?一堂好课的标准有哪些?

  我首先非常认同华师大博导叶澜教授的话:好课是一堂有意义的课;一堂有效率的课;一堂有生成性的课;一堂常态下的课。

  另外,我认为好课是:教师教学有感染力,无论从话语、动作和精气神等都能无时不刻的感染着学生,能让学生看出老师喜欢学生,喜欢英语,喜欢教课。

  学生课堂上有活力,学生上课精力集中、一张一弛,乐于参与、乐于分享、乐于交流不怕困难,始终随着教师上课的的情绪变化而变化。

  教学内容有伸缩力,教师应熟练地掌握教学内容,及时调整教学的进度和难易度,适时增减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确保教学内容可以适用每一个学习者。

  课堂活动有吸引力教学活动的设计师随着教学内容来设计的,教师设计活动时要考虑到孩子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等多方面因素,让活动既有教育意义,又有大量语言的机会;既有全体学生的参与,又有个体的时间。

  英语教学的提升是一个持续过程,具体落实在英语课堂中,您对教学方式的转变升级有哪些好的?英语老师在新变化引领下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素养,您是如何看待新背景下英语教师的成长、学习和提升的?

  首先,我认为教学理论的提升和对课标的认真研读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边学习边反思我们的教学,包括过程、内容、形式、积极性、参与度、成效等。反思学生为什么会出现两极分化,反思我们为什么反复讲,学生反复忘,而且学不进去,反思我们自己学习外语时有什么经验教训。反思为什么小学课本都取消了音标,而教字母组合。反思为什么越学,学生掉队的越多,越不喜欢英语的人越多。

  我认为把自己当学生来思考,英语课是否有意思,哪些内容自己喜欢,哪些不喜欢等,通过反思来改变自己的教学思和方法。

  其次,教师要保持一种的心怀,积极接受新事物。凡是同行认为很好的活动都不妨自己尝试一下,全盘照抄或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一些简单的调整和修改。教师不能拿自己如何接受英语教育的经历来重复英语教育的模式和方式,因为时代不同了,家庭的早教及参与有很大的区别,英语多的出现,业余班、网课与外教课的补充教学,学生的认知、志向及精力也大不相同等因素,这些都促使我们要不断地改变我们的教学思。尽学方法千变万化,但语言学习的规律是不能变的,也就是说学生和使用语言的机会是越多越好。

  再有,我们教师应该有敢于实验的勇气和心态。用不同的方法教学生,做做研究,比较一下教学效果,比如在小学的低段注重兴趣的培养,语音、语调、语感的培养以及听说、歌谣、生活中各种简单的对话、短剧、游戏、绘本故事的教学,保持基本的认读能力,而把单词的拼写、读音规则等放在四年级起始来教,同时再不断地扩大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我想在学生具备了英语听说的基本能力之后再往深处学习就不会有为难情绪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教学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科学。说它是艺术,就是我们教师可以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实施途径、表现形式、音视频及网络资料、参与人员的各种组合等呈现出来。说它是科学,就是我们不能违反语言学习的规律。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著名学者法斯曼对美国移民家庭儿童掌握英语的调查研究表明:在句法和词法的学习上,11岁到15岁的大龄儿童要强于6岁到10岁的低龄儿童,而在语音方面,6岁到10岁的低龄儿童又强于11岁到15岁的大龄儿童。

  

关键词:英语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