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教学论文> 文章内容

文章曾被选入教材 扬州老知青的“知青养老”论文火了(图?教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5-1-22 23:47:21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重庆中考论坛zslpsh,重庆学校zslpsh,重庆学校zslpsh,重庆市中学生网,重庆中学生网,重庆中学生网站,重庆中学生网好,重庆中学生学习网,重庆中学学习网,重庆中学生网家教,重庆中学生论坛,重庆学生zslpsh,重庆高考论坛zslpsh,重庆中学排名zslpsh,重庆中学zslpsh,重庆中学生,重庆学生网中考,重庆中考zslpsh,重庆中学生交友,重庆初中生,重庆中学生学习网,重庆土话网,西南云南方言网,最新电影淘娱淘乐,tianyanmao.cn,重庆18680好,岳阳yy房产网,重庆18680,云南西南方言网,网店taoyutaole,电影淘娱淘乐,最新电影淘娱淘乐,电影淘娱淘乐,娱乐资讯taoyutaole,影视淘娱淘乐,taoyutaole笑话,taoyutaole淘娱淘乐,娱乐taoyutaole,时尚taoyutaole,重庆生活新闻,贵州西南方言网,027旅游新闻网,重庆特产18680,0871昆明旅游人才网,重庆生活18680好,观赏虾之家zadull,022天津交友,022天津交友网,水草造景zadull,18680重庆特产,0755深圳交友网,0755深圳旅游招聘,0755深圳旅游招聘网,0755深圳旅游新闻

  王家林在家里翻看知青资料。仲冬兰摄

  去年,一篇名为《中国知青养老问题的若干思考》的论文被热心人发到网上后,被各大论坛争相转载,引发广泛关注。昨天,记者百度到相关结果170万个。该论文的超高转载量,以及网友们的关注程度也引起了广州日报的注意。前天,广州日报机动部记者肖欢欢特地飞赴扬州,专程对话论文的作者—扬州老知青、扬州知青文化研究会(筹)秘书长王家林。

  为何关注“知青养老”?

  下放7年,对知青问题感同

  思考知青养老问题,是因为王家林曾经也是一名知青,而且,他的爱人也是知青。

  1969年3月,只上过初中一年级的王家林和1400名扬州知青一起,被下放到了位于盐城滨海的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当时王家林才16岁。他的爱人是同一批知青,比他还小。直到1976年,他才招工回到扬州,爱人在他后一年回城。

  王家林回忆,他们刚到农场的时候,连张床都没有,只能睡在连窗户都没有的牛棚;零下14℃的冬天要砸开河面上的冰去挖河泥,身体被冻得毛孔里渗血,很多人现在落下病根;30多摄氏度的夏天,一个人插一亩多地的秧,从凌晨干到傍晚,累得腰都直不起来,有的人腿上被划伤化脓,也不休息;吃的是发霉的小麦、山芋……

  知青们虽然后来大多回了城,但大部分人由于下放时年轻,文化低,回城后工作、生活都不太如意。“结婚后,他们响应计划生育政策只生了一个孩子;年富力强时,因为企业不景气,他们下了岗;现在老了,年老体衰,很多人有这样那样的疾病,子女又不在身边,养老成为问题……”

  自己是一名老知青,身边很多朋友也都是知青,知青们的种种问题,王家林看在眼里,甚至感同,王家林开始关注这一群体。

  论文都写了啥?

  调查了400个样本,写成论文

  王家林说,自己研究知青问题已有二十五六年,先后写成过两本书稿,10年前写成一本《兵团岁月四十年祭》,前年又完成一部《责任与的诉说》,后者还未出版;写成的知青论文有四五十篇,“累计有上百万字了。”

  因为王家林在知青研究上的贡献,他也被国内知青研究领域所熟知。去年上半年,得知海南举行“中国知青博鳌高峰论坛”后,王家林撰写了1.7万字的《知青养老:迫在眉睫》的调查论文,打算参加论坛。后来,王家林虽然因故未能参加博鳌论坛,但该论文却没有被淹没。知名撰稿人张穗祥看到论文后,觉得很好,修改后将其发到网上。“没想到会被很多网站转载,有的原文转载,有的改头换面转载,有的转载后连署名都没有。”王家林在网上也看到了自己的论文。

  为撰写这篇论文,王家林调查了400个知青样本。通过调查,他发现老知青们的生活具有以下特征:一是贫困户占绝大多数,在他调查的400名知青中,特困户和贫困户占到95.75%;二是富裕户少,不少人因病致贫;三是知青家庭独生子女居多,空巢现象普遍;四是知青贫困或富裕与文化程度相应,知青们大多文化程度不高,这也造成他们经济地位不高。

  关于知青养老的困境,王家林也进行了剖析,他分析,知青养老困境,存在四个缺位,即养老主体缺位、政策缺位、资金缺位、资源缺位。他认为:“养老问题是当前中国的社会问题,知青养老问题尤为突出。”

  外地为何关注?

  将撰写中国知青养老专题,前来讨教

  “我们也是从网上看到的王老的论文,论文在网上关注度很高,便萌生了要来扬州采访的念头。”王家林的文章在网上“火”了之后,引发广州日报关注。前天,专程赶来采访王家林的广州日报记者肖欢欢说,广州日报准备就中国知青养老问题,做一期专题。

  肖欢欢介绍,来之前,他们已经调查了广州知青的养老现状。“我们也想了解王老写这篇文章的前前后后,了解他掌握的知青现状,以及知青面临的困境。”肖欢欢表示,他从王家林的论文里感到,王家林“比较有料”,所以想专门和王家林进行一次对话。

  从下午3点多一直采访到晚上近8点,王家林介绍了他写知青养老论文的前前后后,以及他和知青伙伴们一起从扬州插队农场的经历,中间穿插了很多鲜活的案例。

  采访中,王家林还和广州日报记者交流了自己对于知青现象的一些观点。

  实习生蒋笑易赵媛媛

  记者仲冬兰

  一家之言

  王家林:

  知青现象亟待关注

  “其实大多数知青并没有什么文化,由于被下放的时候年纪多很小,所以根本没上过什么学,有的人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这些人回城后也吃了没文化的苦,只能生活在社会底层。贫困加上原先落下的疾病,导致他们的身体状况都非常不好。”王家林认为,关于知青,需要关注、需要思考的还有很多。

  不光是研究知青的养老问题,王家林还撰写了很多研究知青的文章,并且还将继续研究下去。“知青一直都是一个比较的话题,对这方面的真实记载很少,也鲜有人议论。我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有责任把它的真实面貌展现给大家,这方面的研究,有很多阻碍,任重而道远,但是我会一直关注下去。”

  人物名片

  王家林,1969年3月下放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农场)。1976年回城,退休前在烟草专卖局(工作)。

  当年下放时虽有初中毕业证书,但徒有虚名。回城后,悔识贫乏,毅然参加职校高中、全国自学考试、扬大学习、省管理干部学习。

  担任行业、省、市的特约记者、通讯员。平时爱好舞文弄墨,思考问题,发表独见异论,发往国家级、省级,且屡屡见报,曾在《》《经济日报》《瞭望》《中国商报》等刊物发表文章,内容涉及、理论、市场营销。曾获过名目繁多的项。与人合作撰写《消费心理学》大学教材。论文被选入大学教科书。

  作者:仲冬兰来源扬州网-扬州晚报)

关键词: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