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教学论文> 文章内容

独家专访 2017诺贝尔物理学得主巴里·巴里什:科学研究如果以文为目标则会失去奇

※发布时间:2018-10-8 2:57:27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当科学家是一件美妙的事情,你可以发现很多新东西,但如果你以文为目标的话,就会这种奇妙的体验。”美国理工学院教授巴里·巴里什说。因其建设了激光引力波天文台(LIGO),还将它的灵敏度提高到可成功探测引力波的水平,2017年他与另外两名科学家一起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今天下午,受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和李政道研究所邀请,巴里什教授在上海科学会堂做了《爱因斯坦、黑洞与引力波》的学术报告,本报记者对其做了独家专访。

  在过去的20多年里,巴里什都在期待着引力波信号的到来,然而真正等到信号的那一天,他感到的并不是兴奋,而是担心。

  2015年9月14日早上七点,巴里什教授像往常一样打开电脑邮箱,这一天的邮件要比以往多一些,其中有一封邮件写得是:我们发现了一个信号,很可能是引力波。由于全球约有1500名能够分享到LIGO的数据,已经有人开始对这个信号进行讨论。然而这一刻,巴里什问了自己两个问题:我们会被什么东西,什么东西会我们。

  巴里什为人开朗、健谈,但在科学上却十分严谨,为了验证这个异常信号不是机器本身出现的问题,或是黑客给他们开的玩笑,巴里什指导研究人员花了一个月时间进行了数据溯回,在证明并没有人加入假信号后,他们又花了一个月排除其他失灵的可能。在问到为何对于自己苦苦追寻这么多年的东西“到访”时还能这么沉得住气的原因时,巴里什说:“我需要的不是发表一篇文章,而是这个发现能够完全我自己。”

  巴里什的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还影响到后来的论文发表。在经过两个月的“排查”后,圣诞节快到了,想到这时候学术期刊的评审委员会可能没什么充分的时间进行同行评议,巴里什决定将发表论文时间再延后。

  最终,在发现引力波信号的5个月后,第一篇引力波论文终于发表在美国物理学会的旗舰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在发表前,LIGO科学合作组织的还在为到底用discover(发现)还是observe(观察)争论不休。

  拿到诺后,巴里什的生活并没有什么改变,目前,他正在推动LIGO的第三次“进化”。在此之前,他已经将LIGO升级到了降噪、抗干扰、探测能力更高的aLIGO,a代表Advanced(先进的),正是aLIGO的灵敏度使得探测引力波成为可能。

  “下一代LIGO可能叫aLIGO plus,它的目标是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验证爱因斯坦的广义、二是让引力波成为人们观察的另一双眼睛。”巴里什说。迄今为止,美国已经在LIGO上投入15亿美元,一半用于设备改进,一半用于支付研究人员的工作经费,之所以对它如此重视,是因为引力波与天文学关系重大,比如暗物质、暗能量的问题,实际上都是引力问题。

  “想想伽利略发明望远镜后400年天文学出现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吧,引力波探测相当于人们又拥有了一台以其他形式存在的望远镜。”巴里什说。

  据悉,人工智能技术已经用于aLIGO的方方面面,比如有的科研人员已经用它来分析信号。巴里什相信随着LIGO的灵敏度不断增加,以及新技术的使用,人们对天文学的观测会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在LIGO探测到引力波后,中国的引力波探测计划也纷纷推上了日程,包括天琴计划、阿里实验计划和太极计划。

  巴里什认为,就LIGO来说,它其实就是为了完成一项50年前就设定的伟大目标——直接探测到爱因斯坦在广义里预言而设立。在之前的许多年里,他们经历了不少挫折,但目标始终如一,他们不断改进设备,让更多的科学家加入研究,直到有所发现。

  他提醒中国科学家,在伽利略造出望远镜的400年后我们才对有了如今的认识,引力波“望远镜”带给人们的发现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摒弃功利心,把发现真正的自然规律作为科学研究的“初心”,享受安静地运行、监测机器的时刻。

  不久后,2018年诺贝尔又将如期而至,一年前正是在同样的地点,2004年诺贝尔得主弗兰克·维尔切克预测引力波会摘取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一语中的,当记者让巴里什预测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时,他说:“这个很难,但是如果是我私人的看法,我认为是凝聚态物理。”cwp-46

  

关键词:物理论文发表